类别: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25-04-17 浏览:1次
才智服装:袖眼在袖子中是不能单独存在的,它是上袖筒缝合之后的窟窿,袖眼只是对上袖筒上面这个窟窿的形状的描述,因为这个窟窿在袖子造型中很重要,所以从上袖筒中把这个称之为袖眼的窟窿单独拿出来讲解.现在我们继续研究一下上袖筒的其它一些规律和原理. 上袖筒是指人体肘线以上的袖筒部分.所谓的上袖筒的旋转是指上袖筒在袖眼旋转的带动下沿袖肥线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而上袖筒的形态不会发生改变的过程.从上面对此概念的描述可以看出,上袖筒的旋转一方面是与袖眼完全同步的,另一方面在旋转的过程中上袖筒的形态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不论上袖筒如何旋转,上袖筒的形状保持不变. 如图32-B所示,这个上袖筒的袖眼斜线的斜度正好与图14所示的原型袖隆相匹配,也就是说只有当上袖筒旋转到与图32-B的的袖眼斜线的斜度完全一样时,袖子才能缝合到衣身的袖隆上去.然而图A和图C的袖眼斜线的斜度与图B的不一样,这样会不会导致袖子与袖隆不能缝合呢?其实不会的.因为当图A和图C与衣身的袖隆缝合之后,它们自然就会旋转成图B的状态,所以不用担心.那么现在我们就可以理解所谓的上袖筒的旋转,其实就是袖子和衣身缝合之后,图A和C自然会旋转成图B的这一过程.大家也会发现,在上袖筒的旋转过程中,上袖筒的形状不变. 才智服装:上袖筒形状不变这句话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上袖筒的外形轮廓不会改变,另外一方面是指袖子与衣身缝合之后,在穿着状态下袖里分割线与袖折线之间的距离符合设计的要求.如图D,E,F所示是把图A,B,C立体状态压扁为平面状态的情况.现在我们在图E中设计袖里分割线.例如设计前袖里分割线距离前袖折线为Ω,设计后袖里分割线距离后袖折线为Φ,那么图E的袖筒的成衣效果(图B)与设计的情况完全符合.那么图D和图F的袖里分割线如何绘制才能达到成衣效果图B呢?如图33,34,35所示,图D和图F的袖里分割线可以根据袖山总斜量和袖型设计量来进行计算.袖型设计量在下面的章节中介绍. 如图36,37,38所示,经过前面对袖里分割线的设计,我们再按照影像对称原理把剪切下来的小纸片反转粘贴之后,就会形成新的大袖片和小袖片.如图39所示,大家同时也会发现这三个袖子其实是完全一样的,从而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上袖筒旋转的过程中,外形轮廓和袖里分割线距离袖折线的距离与设计要求相符合,不会改变.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