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立陶宛与中国发生了什么事(中国立陶宛发生了什么战争)

类别: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25-04-12 浏览:5次

据报道,立陶宛议会议长表示,立陶宛与台湾的合作预期远未达成4年前,立陶宛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在涉台问题上严重挑衅,如今却陷入了失望与困境交织的局面 2021年,立陶宛政府批准台湾当局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以“不应出现的名称”命名。

这一行为公然违背一个中国原则,背弃在两国建交公报中的政治承诺,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立陶宛原以为此举能换来美台的丰厚回报,在国际舞台上提升自身地位,却没想到迎来的是中国的坚决反制以及一系列难以承受的后果

立陶宛(资料图)在经济层面,立陶宛遭受了沉重打击自与中国关系恶化后,立陶宛的对华出口大幅下滑2020年,立陶宛对华出口额尚有3.2亿欧元,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骤减至不到5000万欧元,短短几年间缩水幅度超过八成。

其国内众多产业深受影响,木材、乳制品等主要产业陷入瘫痪克莱佩达港曾是中欧贸易的重要枢纽,以往每年货物运输量可观,其中很大一部分涉及对华贸易但在涉台事件后,中欧班列调整路线,避开立陶宛,导致该港口货物堆积如山,港口相关产业发展遭受重创 。

立陶宛原本寄望于与台湾的合作能填补经济缺口,特别是在半导体领域2023年,台湾工研院与立陶宛企业签署半导体合作协议,当时宣称要在立陶宛建立先进的芯片工厂,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并带动经济转型可现实却给了立陶宛重重一击,由于立陶宛自身存在电力供应不足、工业用地审批迟缓等问题,该合作项目陷入停滞。

而且,台湾方面承诺的技术转移和资金投入也迟迟未到位据立陶宛当地企业反馈,台湾工研院提供的8寸晶圆技术相比中国大陆落后十年,远达不到预期的合作效益

立陶宛(资料图)在政治方面,立陶宛内部也矛盾重重立陶宛新总理帕卢茨卡斯上任后,试图采取两边下注的策略一方面宣称愿意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另一方面却又接见台湾经济部门负责人,要求兑现芯片工厂承诺这种骑墙派作风不仅没有改善立陶宛的处境,反而引发了中国的反感。

中国外交部多次严正指出,一个中国原则不容谈判,立陶宛必须停止在国际上制造“一中一台”的错误行径 与此同时,立陶宛在国际上也逐渐被孤立欧盟曾在立陶宛涉台问题上表示声援,但在中国的强硬反制下,欧盟27国中有26国反对设立对华投资审查机制,甚至暂停帮助立陶宛在世贸组织起诉中国。

德国经济部长直言,立陶宛的对华政策是一场灾难,欧盟不能为其错误买单美国方面,原本将立陶宛视为在欧洲制衡中国的一枚棋子,但随着局势发展,美国更多关注自身“芯片法案”等国内事务,对已经失去利用价值的立陶宛困境不闻不问。

立陶宛工业家联合会主席无奈表示,立陶宛成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立陶宛新总理帕卢茨卡斯(资料图)回顾这4年,立陶宛为其错误的涉台政策付出了惨痛代价从经济崩溃到政治孤立,立陶宛的遭遇给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上,任何投机取巧的行为都将自食恶果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坚定不移,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任何国家以任何形式进行干涉。

立陶宛若想摆脱当前的困境,唯有回归一个中国原则,停止与台湾的官方往来,以实际行动修复与中国的关系,才有可能重新走上发展的正轨,避免继续在失望与困境中挣扎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衡荣清户外服装网 备案号:鄂ICP备2025092074号-4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