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5-02-23 浏览:9次
穿衣,于我们而言是每日再寻常不过的举动,可你是否曾心生好奇:人类究竟是从何时起开始穿衣的呢?相关研究显示,大约在17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才有意识地进行集体穿衣相较于人类漫长的几十万年演化历程,这着实算是一件“相对较晚”的事。
毕竟在此之前,祖先们大多处于“裸奔”状态,依靠赤裸的身躯以及皮肤自带的黑色素来抵御自然环境,保护自己那么问题随之而来,人类的祖先究竟是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促使他们告别“裸”生活,转而利用动物皮毛、树叶乃至其他随手可得的材料来制作衣服呢?其实,其中的关键点就隐匿于17万年前的气候巨变这一背景之中。
证据要从何处探寻?虱子或许能为我们提供线索要探究衣服的起源,由于不存在保存至今的所谓“第一件衣服”化石,所以科学家们不得不另辟蹊径:例如,通过研究衣虱的进化历史来寻找答案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的确如此。
人体皮肤上的虱子有两种“亲缘关系”:头虱和衣虱(也叫体虱)头虱寄生于人体头发之上,而衣虱却唯独钟情于衣物科学家通过对衣虱DNA的分子钟展开研究发现,衣虱的“祖先”大约在17万年前从头虱中分化出来这就有力地证明: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人类开始穿衣服了!因为倘若没有衣服的存在,衣虱便不可能产生。
换言之,衣虱宛如一块“活化石”,为我们标记出了人类穿衣的起点接下来,新的问题又产生了:为何偏偏是17万年前呢?答案在很大程度上与地球的“气候剧变”紧密相连——大约在这个时期,人类正经历着地质历史上极为寒冷的气候事件之一:更新世大冰期。
冰期的到来使得地球变得寒风凛冽,全球气温急剧下降,非洲以外的大片区域被冰川和冻土所覆盖即便在传统的温暖地带,昼夜温差也让气候变得极为恶劣我们的祖先虽然在非洲能够适应炎热环境,但也难以抵御长时间的寒冷侵袭。
而且,这一时期人类已经开始迁徙,逐渐向亚洲或欧洲等寒冷地区进发,直接暴露在不同类型极端环境中于是,一些原始技术便应运而生,而“穿衣”则成为在这种环境下保命的重要手段可以说,衣服自诞生之初,便是人类对抗寒冷生存压力的“科技助力”。
既然提到了衣服,那17万年前的祖先们究竟穿着什么呢?别指望会有时尚的裁剪和复杂的设计,他们很可能使用的是动物皮毛当时,人类的狩猎技术已相对成熟,猎获动物后,肉用于充饥果腹,而皮毛则被巧妙地制成保暖的“衣服”。
考古学家通过对早期用简陋石器刮毛痕迹的研究发现,这些工具最初或许并非为了制作衣服,而是为了延长毛皮的使用寿命一件能够披着挡风的衣服,无疑是当时的“生存必备品”同时,这类皮毛衣物加工起来也较为容易,比如直接戳个洞套在身上,或者用植物纤维简单捆绑固定即可。
到了后期,人类甚至开始使用骨针进行缝合(骨针的最早遗迹可追溯至大约4 - 5万年前),这表明人类的衣服不仅更加保暖,而且也越发“合身”了为何说穿衣服是人类的一次重大进化呢?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感到困惑:不就是多穿了件皮毛嘛,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别着急,若从进化的视角来看,这件事的意义着实深远。
穿上衣服后,人类能够更好地适应寒冷、风沙等极端气候条件在从非洲走向其他大洲的迁徙过程中,衣服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生存工具它让人类的流动性更强,也为日后逐渐征服世界奠定了基础衣服不仅具有保暖功能,还能降低身体暴露于环境中的各种感染风险。
例如,在丛林环境中,刺伤、割伤的危险就会大大降低而为了制作出更好的衣服,人类不得不对制作工具加以改进,比如更精细的石器加工以及骨针的使用随着衣服材料和缝制技术的不断升级,穿衣逐渐从满足实用需求转变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人类文化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至今日,衣服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保暖功能,成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实际上,这一切早在几万年前就已初现端倪考古发现表明,人类在大约10万年前的非洲石器时代后期,就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裹皮毛”一些衣物上还出现了装饰功能——比如用贝壳、骨片装饰皮毛或者用红色颜料染色。
自从开始穿衣服后,文化意义便逐渐叠加在衣服之上,它成为了部落符号、身份象征以及社交工具可以说,人类穿衣的那一刻,实际上是文化进化的一个关键节点。